• 本栏最新文章
  • 本栏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山东留学 >

磨练轻功吧怎么上去后续报道是什么?

时间:2023-03-14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怎样把握好“两个结合”的精神实质,如何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期“理响广东·马院院长谈”,羊城晚报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深入解读“两个结合”。

  羊城晚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两个“行”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

  解丽霞: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和两个“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两个“行”是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内在密码,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和真理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解决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得出的科学性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历史检验、人民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强大政治优势。

  两个“行”之间具有发展上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着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从出场顺序来看,马克思主义“行”在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后。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因其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社会发展引领力,成为那个时代的精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可行性,这促使中国先进分子开始用新的思想引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随着历史条件推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问题的探索中得以持续推进,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两个“行”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世界中具有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具有先后继承、彼此相互制约的一对哲学范畴。在两个“行”之间,“因”马克思主义“行”,才有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果”。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立足中国实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在指导伟大实践中验证了自身管用。因此,马克思主义“行”实际上内含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命题的出场。

  两个“行”之间具有实践上的统一性。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起决定作用;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服务。毛泽东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行”,关键是回到实践中,在解决重大实际问题中证明其正确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找到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直观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到底行不行这个重大问题。

  羊城晚报:党的理论创新史充分表明,“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深刻认识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

  解丽霞:“两个结合”为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根本途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过程。正是坚持“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活”出了新高度,以重大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两个结合”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走向复兴提供丰富滋养。历史自觉、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肯定与认同,是推动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精神基础。“两个结合”不仅指向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还注重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为其注入崭新的时代元素和思想精华,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昭示着中华文明的复兴前景。

  “两个结合”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理论遵循。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动力,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党的二十大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政治自觉,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面临着多重任务相互迭加、风险挑战多重集聚的境遇,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之“的”,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更好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羊城晚报: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解丽霞: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问题,理解时代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理论的生长点始于发现问题,落脚点在于解决问题。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征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从而在聚焦新问题中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运用历史经验。历史是了解过去的教科书,也是走向未来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在探究历史经验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两个结合”的命题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需要在总结和利用“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主要经验,从前提上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对象上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过程上看,必须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运用好这些历史经验,不断开创“两个结合”的新篇章。

  遵循基本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两个结合”的过程并非随心所欲、不可捉摸,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能够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两个结合”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两个结合”过程包含着继承与超越相统一、阶段性探索与整体性飞跃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三重规律。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脚踏实地进行阶段性探索,以阶段性成果的积累实现思想上的整体性飞跃;必须自觉联结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在引领中国、贡献世界中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Tag:
上一篇:有关粉爱粉爱你主题曲这条消息可靠吗?
下一篇:大笑江湖主题曲歌词真相是什么?